原創:侯玲   我不是很喜甜食,唯獨甑糕例外。它是秦地美食里的好脾性可人兒,可主可副,四季常有。   我曾聽有人把甑糕叫“鏡糕”,可無論從色香味那一個上論,它都和鏡子不沾邊。因其用糯米蒸制成嚼著筋道,人叫它“勁糕”;因其蒸制的器皿特殊叫“甑”,它也叫“甑糕”。我和關中美食的老傳人王大廚討論。“勁”“甑”的字音讀著略有相像,美食眾人吃,聽音吃美食,也怕會以訛傳訛,有人想當然叫它成“鏡糕”。不過這三個名字里,“鏡”字有光亮感覺,符合糯米紅棗蒸熟后的亮晶晶,叫“鏡糕”也情有可原。無論名字多花繁,它的名字里都帶“糕”字,就把食材說出了個大概。甑糕用糯米和干果配料蒸制,一層糯米一層紅棗,后來演變在中間加一層蕓豆,這是錦上添花。一味甑糕,糯的甜的沙的食材相互融合幫襯,口味更佳。   甑,是底部有孔的炊具,它常和鐵鍋套用蒸制食物。新石器時代有陶甑,商周時期發展成銅甑,后來有了鐵甑,它在廚間得以普及。今日秦地小販賣甑糕,家里就有一口鑄鐵大甑,烏黑深沉,深的能探進去人半個身子。甑的底部有榆錢孔,套裝在一口更大的黑鐵鍋上,借黑鐵鍋里水的蒸汽蒸熟食物。   剖析著甑糕的淵源,秦地是它的母族發源地。據《周禮·天宮》記載,“粉糍”是糯米粉加豆沙餡蒸成糕餅。唐代,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“水晶龍鳳糕”已是棗米合蒸。后來的米糕發展多以配料命名,唯獨甑糕取了器具的名稱,大約是甑這器具獨特。甑,為了蒸糕而存在,甑糕是紀念甑而存在的食物,這就多了歷史的厚重感。   多大的鍋就得有多大的灶。甑糕獨此一味是靠獨特的大家什。甑糕神秘難得,是一般人家沒有大甑,制作不了。小鍋灶人家嘗試,只是小打小鬧,絕對蒸不出幾十公分厚的七層糕,故秦地甑糕的延續離不了世代相傳的甑糕小販。   好甑糕如一座圓柱形壘塔。頂層密密實實覆一層紅棗,隔水蒸熟后,紅棗軟爛,糯米也被染成紅褐色,偏偏小販還在紅棗下鋪層紅糖,這糕的色彩更明艷,紅得誘人。甑糕聞著甜香吃著甜糯,遠觀色如五花肉。一層瑩白的糯米,間或一層紅褐色的大棗,最中間加粉撲撲一層蕓豆。這四種食材補中益氣,健脾暖胃,老少咸宜。尤其吃齋念佛之人,聽聞得一聲“賣甑糕”,臉上就綻出一朵盛開的荷。她們欣欣然出門,鏟得一碗甑糕,洗手供在佛前,默念幾遍經文,甑糕還溫溫熱,微微甜。一碗甑糕,一頓飯就有著落。佛歡喜,人也歡喜。念佛吃齋吃甑糕,是姥姥和姨婆留給我的溫暖回憶。   我喜食甑糕,是拉著奶奶衣襟走路的年齡。聽到村口小販一聲喊,我就急不可耐。小販邊走邊喊:甑糕!來了!恁黏甜香的甑糕吆!吆喝聲悠長,伴著小販的推車停在村口。小販多是壯漢,推車手把光溜溜,車里裝著大甑鍋,車轅下有個支腿兒,哪有食客就在哪停。黑沉沉的鐵甑用厚實的棉包捂得看不見鍋蓋樣。我說一聲:鏟五毛錢甑糕!小販笑瞇瞇掀去棉包,一股香甜的熱氣迅速升騰化開,神仙的溫柔鄉也不過如此。每每此時,我總皺起鼻子使勁呼吸,一邊吸一邊分辨:棗的甜香,糯米的飯香,蕓豆的豆香,它們混在一起就是熱騰騰的舒坦。   賣甑糕小販,他的家伙什總是獨特。除去甑是粗笨的,被柴火熏得烏漆嘛黑,如肥胖人撅到人前的肚腩。鏟甑糕的鐵鏟也特殊,鑄鐵長刃卻不是閃閃亮,反倒是黑黢黢的鈍。甑糕軟糯,鏟它本也無需利刃。這駑鈍的鐵鏟不知傳了幾代人,刀的把柄泛著光,刀刃也斜著缺了一溜,以至于小販每次用力鏟下去,刀尖處總是缺一角甑糕。這樣,小販看似賣力的鏟了幾刀,到我碗里也就薄薄的幾片,且小販總把甜美的紅棗或沙糯的蕓豆不經意掉回鍋里,饞嘴的我就急得直跳腳,忍不住用手指點:這個棗,那個豆,我要我要。小販就再憨憨一笑,用刀尖剜顆棗兒豆兒,安慰我說:有哩,都在碗里哩。眼看著甑糕碗堆得高乎乎像小山,小販再夸張地撒一撮白砂糖,這一碗甜蜜的山就真是富士山,冒著熱氣的富士山是要噴出火嗎?我朝碗口上的熱氣吞一口,齜牙咧嘴地笑。奶奶就說:小心呢,碗扣地上你可就吃不著了。裝甑糕的粗瓷碗太淺太淺,幾乎和碟子一樣扁扁平平,這樣的碗敞口根本裝不住東西,小販鏟幾刀甑糕,碗就填滿了。兒時的我對這碗常耿耿于懷,誰給甑糕販子制的這碗,簡直不讓我好好飽食一頓甑糕。參加工作掙錢了,有一次,我要了兩碗甑糕,可吃到一半就索然無味,瞅著剩下的一半甑糕,不由想起奶奶的話:有福不重享。吃八馬勺就木腥氣。美食的好滋味,也在適度的限制中顯現,任何揮霍無度都是褻瀆美味。   冬天覆了一層雪,甑糕小販也串村莊。奶奶帶我鏟一碗甑糕,扁平的一碗甑糕撒了白砂糖卻不讓我吃。奶奶回家從熱炕頭揭開捂好的醪糟,淺淺舀半碗清甜馥郁的醪糟,我就巴巴地望,心急地等。奶奶拉起風箱,鍋里半勺水燒開,一碗甑糕倒進沸水里,鍋鏟壓幾壓,甑糕就煮成湯,再倒進醪糟,眼看著鍋里滑稠的醪糟甑糕湯煮沸了,甑糕的香甜,醪糟的酸甜,棗香豆香噴噴香,舀成三四碗大家一起暖暖身子,打打牙祭。這冬日里驅寒的甜湯,是童年不可多得的甜美記憶。   如今,家里沒有鑄鐵大甑,為了尋個舊日念想,我試著做甑糕。一層疊一層,不偷工減料,可始終不敢疊摞七層。三層的糕,從泡材料到煮糯米,用了半個晌午,再守著高壓鍋蒸四十分鐘,揭鍋的那一瞬間,循著熟悉的甜香味,我又看見炊煙起的村莊,故去的親人。這鍋甑糕,我已不求滋味地道。它讓我看穿歲月的風煙,已經完成了使命。   世事一場大夢,人生幾度秋涼。昨天我聽到一個問題:一生若只有一日,你想怎么活?此刻,答案昭然若揭。僅活了一天的蝴蝶,一樣經歷了永恒。也許活著真的不復雜,我們僅是缺一份認真地回憶。 +10我喜歡

超級演講家群的各位戰友          大家早上好         我叫康衛軍,坐標陜西西安,目前在中國移動上班。很高興能在這里認識這么多優秀的戰友,作為一個演講與口才方面的小白,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與各位相互學習,相互幫助,相互賦能,共同提高,使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,通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,能有一個很好的提高。徹底擺脫演講帶來的恐懼,在人際交往中,能侃侃而談,口若懸河,成人眾人眼中的焦點。         先說說我為什么要加入演講家日更群,在單位,我的職務是部門主任,每周的周例會,各種總結計劃發言避免不了。但總覺的自己發言是單位中最差的一個,不但條理不清楚,不能突出重點,就連說話也結結巴巴,常常說上句忘下句,這讓我在日常工作中異常的糾結和被動。         2017年,我加入007不寫就出局,2018年,我加入自由作家日更群。由于我能做到持續不斷的日更,被戰友們親切的稱為黃土高原上走來的日更達人。很多班級,包括陜西的007之家,以及自由作家日更群的戰友,邀請我在群里分享持續寫作的心得和體會,我也愿意為大家分享我的方法和經驗,希望通過交流,使彼此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。          每次線上或者線下分享,自己都準備的很充分,但就是因為恐懼的心理,加上語言表達能力太差,讓一場準備充分的演講大煞風景。其實,我知道自己不是不行,而是演講與口才的能力不行。最后,再有戰友邀請我分享,都會被我婉言拒絕。         雖然知道演講與口才是我短板,并且在社交方面制約我的個人成長,讓我錯失很多機會。但我一直有一個錯誤的認識,總認為演講能力與生俱來,有些人先天就有自我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,自己屬于那種悶聲做事情的人,根本不擅長演講及口語表達。         有一天,無意中聽到一個戰友的分享,她說:“語言表達是人際交往,工作協調,相互認可,自我表達,指揮調度,信息傳遞,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。一個連話都說不清楚的人,如何與別人協作?別人又如何承認你的能力?”,并且她說:“語言表達能力,就像用筷子吃飯,用牙刷刷牙,開車走路是一樣的道理,完全通過刻意練習習得。”這番話對我觸動很大。畢竟自己是一個不甘平凡想要活在未來的人,如果連說話這關都過不了,如何實現自己的所謂的理想?         之后在勝萍的誠邀下,我加入了超級演講家日更大本營,跟著群里的朋友,也開始練習口語的練習。勝萍還有其他朋友,都給了我真誠的幫助和指導。雖然練習斷斷續續,但自己明顯感覺比以前的表達能力強多了,起碼吐字清晰了,不會讓別人因為聽不清楚,而猜來猜去。         昨天,收到勝萍寄給我的兩本關于演講和堅持方面的書,讓我非常感動。他每天那么忙,還時刻關注我的成長。雖然說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,我和勝萍也是萍水相逢,但他的關注和賦能,無形之中增加了我學好演講的信心和勇氣。         為了改變現狀,也為了不辜負勝萍的一片苦心,我再次加入超級演講家日更群,希望在戰友的裹挾和監督下,使自己的演講與口才能力再上一個新的臺階。這既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決心。         為什么要加入超級演講家日更群?我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?如何實現?用多長時間實現這個目標?一個沒有終點和時限的目標,顯然就像一次沒有盡頭的旅程,你很難知道自己走了多遠,還有多長的路要走。所以目標、方向、時間,應該是完成一項任務的三要素,當然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變,而是在行動中不斷調整、修正、完善。          對于目標、方向、時間,我大致有如下的確定和安排:          目標任務:         1、每天堅持一段口語練習,先擺脫吐字不清晰,說話口吃的問題(時間兩個月);        2、能通順的讀一篇文章,盡量避免中斷,讀錯,發音上的問題(時間半年);         3、在一年的時間里,平均每月演講1次,一年12次,通過頻繁的演講,克服演講過程中的恐懼心理(時間一年);          4、習慣登臺演講,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,善于運用演講中的各種技巧,讓演講成為打造自己商業模式的最好方式(時間三年);         未來的發展方向:         1、通過寫作加演講,去影響和改變更多不甘平凡的人(時間三年)。         2、寫一本書,自己有能力音頻輸出,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(時間五年)。         3、有信心應對各種社交場合,通過演講與口才,推銷自己,認識更多優秀的人(時間三年)。         4、成為超級演講家,把同一段時間重復賣出許多次,徹底實現財富自由(時間五年)。         演講寫作不分家,兩者無論哪一個提高,必將影響或者促使另一個能力得到改善。就像長在人身上的兩只喇叭,用不同的方式,傳遞信息,表達自我。與一對一的教和學,演講和寫作,都可以把同一份時間銷售出許多次,使一個人的價值和付出最大化。         通過持續不斷的練習,通過戰友們相互幫助和鼓勵,寫作加演講持續日更,一定會帶給自己七倍速的成長。借用勝萍金句:通過刻意練習,在不遠的將來,讓自己成為一個既能妙筆生花,又能口若懸河之人。        謝謝各位的聆聽。 原創: 高原麥客 麥客隨筆 +10我喜歡

文/耿德亮   王家炎與林若旭兩家只隔一道墻,平時說話聲音大一些對方都能聽見。因此,兩家有啥秘密,都捂著嘴說,生怕對方聽見。林若旭是棗林村黨支部書記,10年前就退休了。王家炎也是棗林村黨支部書記,去年剛剛退休。   人常說,家有賢內助,干部不會臭。林若旭的老婆,名叫韓枝秀,老實人一個,不過,挺有教養,見人先打招呼,什么表叔二大爺,叫的讓人舒服。王家炎的老婆,高二娥,一張蝎子嘴,說一句話能噎死人,群眾見了她都躲著走。 春節近了,老遠都能聽見星星點點的炮竹聲。夜深人靜,"吱呀!"一聲林若旭的院門開了,緊接著是幾個人的腳步聲。   高二娥聽見東院門響,緊走幾步跑出門,踮著腳尖往東院墻里看,個頭矮,咋也瞧不見。便搬個小板凳站上去,哪知凳子未放平,噗嗵一聲摔了一跤,疼得呲牙咧嘴,一跛一拐往屋里跑。進屋就罵開了"他奶奶的腳!準是來給林家送禮的,還聽見老母雞叫呢!……!"。男人沒好氣地:"啥送禮送禮的,都退休了,瞎管閑事!睡覺睡覺!"。高二娥咽不下去這口氣,自言自語:"這些王八蛋,俺家才不當村書記幾天,看看,你當黨支部書記時,送禮的擠破了門,現在一個來的都沒有。真是眼皮子薄呢!"。   這邊,村東頭的李老拴,邊抽著林若旭遞過的"紅黃山",邊從蛇皮袋里掏老母雞。李老拴傻笑著說:"這兩只老母雞足有兩年多了,給林書記補補身子"。另外兩位農民也把禮物遞給了韓枝秀。 林若旭道:"枝秀!開一箱口子五年窯,每人兩瓶,鄉里鄉親,一點心意!"。韓枝秀將幾個鄉鄰送出院門,"吱吖!"關上了門。 這時,西院里的高二娥一棍打在狗身上,平時溫順的"灰灰"不知哪里得罪了主人,噢!……!"連聲殘叫。 +10我喜歡

原創作者/魅力之光       我和老董是同學,念大學時,我倆一個班,坐一張桌,上下鋪四年。畢業后,我倆一同進了工廠。他由于筆桿子過硬,先是在廠子里當宣傳報道員,然后,調到工業局當上了秘書,辦公室主任,一直升到縣委反貪局副局長。我呢,還在廠辦公室主任位置上晃悠。 一次,我去縣里辦事,順便看看他。中午,在他局里吃過工作餐。飯后,我們在辦公室喝茶。我問起了縣里人人皆知的我們工業局下屬鋼鐵廠廠長“孫大抓”貪污受賄案子。老董說:“打去年開始,局里就陸續接到廠里職工的舉報信,毫不夸張地說,能有兩編織袋子!舉報信說,‘孫大抓’在廠子里干了二十年,能貪污受賄500多萬元。’”一聽到這個數字,我直搖頭:“不會吧?一個1000多人的企業,哪能貪這么多!一年的利潤才多少,純屬污告!在咱們這個貧困縣,就是縣長貪污,也貪不了這么多呀!”老董看出了我的疑惑,說:“我們也不相信,這個‘孫大抓’辦事咔嚓,是市里人大代表,優秀共產黨員,優秀企業家,不可能有這么多的事。可能是得罪了人,惡人先告狀!可是,那些群眾上告的勢頭不減,都告到省里去了。弄得我們特別被動,風聲緊了,誰都不敢違背上級指示,我們組成了專案組。領導指示我們:‘有問題查問題,沒問題還廠長一個清白,給上訪群眾一個交待。’” “ 我們調查組坐下來開會,認為,‘孫大抓’無非是收點禮,吃吃喝喝,歌廳舞廳唱唱歌跳跳舞,頂多是紀律問題。誰都知道,他和縣委書記還有點親屬關系,誰也不敢捅這個馬蜂窩。都想快點結束調查,寫個報告了事。誰知,‘孫大抓’知道了此事,立馬炸鍋了,不依不饒,非要我們召開大會,公開向他賠禮道歉!” 老董接著說:“把我們逼急了,局長指示‘他真敢頂風上,咱們也不能手軟,查!一查到底!’” “說實在的,我們也不是吃干飯的,要查一個廠長,還是手拿把掐的。首先,我們從一封告狀信入手。告狀信說,廠子里前幾年蓋辦公樓,家屬樓,‘孫大抓’給自己和兩個兒子沒花一分錢,各弄了一套樓房。我們找到房產部門,剛開始時,他們還支支吾吾,拖三阻四,當我們和他們說了利害關系,才拿出了底冊子。我們找到了證據,后來,又找到了開發商,廠財會,證據確鑿,案子立馬撕開了口子。” 我問老董:“下一步怎么辦呢?”老董說:“順藤摸瓜,趁熱打鐵,不讓他有空子可鉆。老同學,你是不知道哇,‘孫大抓’人際關系復雜,社會關系網很大,他仗著縣委書記表哥的關系,和在縣里是利稅大戶,支柱企業的地位,,在縣里一手遮天,就連縣長對待他都客客氣氣,商量著來。所以,我們不能讓他有絲毫喘息的機會。” 老董說:“征得有關部門同意,我們查封了他們廠子里的賬戶,并對他們家進行了突擊搜查。哎呀媽呀!你是不知道哇,還真是一條大魚!他家里光現金就有幾萬元,十幾個存折,300多萬元,房產證四本,金銀首飾,價值20多萬元。真是讓人震驚啊!他們家弄房子,就像給死人扎紙活一樣簡單!” 老董嘆了口氣:“我和他一個級別,都是副科級,我到現在老少三輩還住在70平米的老樓里,真是天壤之別啊!” “老同學,你知道嗎?包括房產,首飾,存折,證券,他一共貪污受賄了近600萬元哪!” “不會吧,一個廠長,哪能弄這些錢啊?打死我也不信!”我說。 “我也不相信哪,可我們經過核實,一筆一筆地算,還真是算出來了那些錢。” “咋算出來的?”我問。 “人家生財有道啊,在廠里,無論大權小權,他都一手攬下來,廠子里的供產銷他全抓,所有的基建,工程,都他說了算。再看調動,1000多職工,調進調出,招工,提干,轉正定級,舉個例子吧,車隊安排一個司機,都得給他上泡!一個人想當原料科科長,給他送了8000元,才如愿以償。家里的生老病死,婚喪嫁娶,幾個大節日,他的生日……你說,這來錢道多不多?搞腐敗,他可是個行家呀!” 多行不義必自斃,行家也被拉下馬了!由于證據確鑿,“孫大抓”被判了死緩。 老董由于辦案得力,業績突出,被提拔,當上了交通局局長。 當上了局長的老董,新官上任三把火,沒時間和我見面。只是在他剛上任時請我們幾個老同學喝了酒。酒桌上,他疇躇滿志,喝得酩酊大醉,說:“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給大家看!” 一晃兒,一年過去了,我只聽說,老董在修建立交橋。 過去了兩年,忽然傳來消息,老董被雙規了,縣里發了通報。原來,老董的官是花錢買的,此外,在建橋項目中貪污受賄50萬元。 老董步人后塵,這回是撞到了槍口上了! +10我喜歡


淩長舜直播開箱推薦陳智翔推薦直播開箱92163陳惠麟的評價心得10525林思潔的開箱推薦文天地27687李青為的推薦清單42508陳杰星的優質好物推薦98699李麗玫的評價心得李佩達的優質推薦評比64414
讓靈動的樂音浸潤心靈 (2) (3) 王佳芃的購物開箱清單靜坐常思己過,知不足而后補拙 (2) 張詩婷的網路評價好物生活中的“小確幸” 駱中伸的推薦清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99jiu2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